第194章 貍花當保鏢(6)
就算這兒子自視甚高、脾氣夠倔,還聽不進人勸,聞夫人也不能真不管這個兒子。
她就這么一個兒子,下面的孫輩更指望不上:唯一的孫兒是庶出也就罷了,都已經十六歲了,在讀書上一點也不出眾,關鍵是還跟他爹一個脾氣,眼界高得很,實則眼高手低,根本沒什么本事。
她曾經想要扳回來,可又沒能成功——說教的多了,人家直接住到外院,除了請安壓根兒不見人影。
聞夫人被這父子倆氣得皺紋都多了兩根。
可她能怎么辦呢?還是得努力幫兒子收拾爛攤子。
她已經盡力周旋了,可畢竟身處后宅,對朝堂政治也不精通,也實在有心無力。
聞夫人其實早就有預感,家里的太平日子可能不會太久,以周庭章那行事作風,早晚會惹來禍事。
只是,人的想法總是會下意識的偏向利于自己的方向。
在大孫女進入二皇子府之后,聞夫人有時候也會想,說不定兒子這次的選擇沒錯呢?
畢竟,二皇子雄才大略,戰功赫赫,鎮北侯家又掌握著軍權,和性格文弱的太子相比,怎么看都是二皇子更具明君之相吧?
可苗長安送來的這封信,直接打破了聞夫人的僥幸。
二皇子出事了。
周府,也保不住了。
聞夫人倒也沒被一封信直接嚇到,她看過信后,第一時間就把信燒掉了。
信是誰送過來的,她壓根兒就沒去考慮——在這種緊要關頭,糾結這個,不純粹是耽誤時間么?
有那查信件來源的功夫,還不如趕緊打聽一下,信中所說的事情是真是假!
聞夫人一晚上沒能睡著,第二天一早,就出門打聽消息去了。
她先去了兄長家,這兄長和她并非同母所出,情分不多,但逢年過節總有來往。要求他們幫忙可能不行,但只是打聽幾句消息還是沒問題的。
情況果然不是太好,朝堂上,太子黨和二皇子黨都快當堂打起來了,水火不容的姿態極其分明。
二皇子甚至當著太子的面說他“德不配位”!
聞夫人都不知道自己當時是啥表情——前些日子她還問周庭章來呢,那蠢貨怎么說的?形勢大好!
好在哪兒??!
聞夫人都想罵人了!
他只看到二皇子煊煊赫赫,威壓太子,儲位有望,難道就沒想過,當今圣上會如何想嗎?!
她一個不懂政治的后宅婦人,都能察覺出來不對勁兒,可她那蠢兒子還在說“形勢大好”,滿心想著二皇子上位之后,他能再進一步!
那一瞬間,聞夫人就知道,周府完了。
勉強維持著平靜回到家中,聞夫人再次回到了佛堂,她需要好好的靜一靜,想一想。
那封示警的信上寫了,“周府流放”——聞夫人此時也盼著,信上說的是真的。
流放再難,也好過滿門抄斬。
她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當下就開始行動起來。
想要求人免罪是別想了,二皇子如今威勢正盛,她要敢把消息泄露出去,等不到論罪就得被二皇子這邊的人給滅了;可等二皇子真的失敗了,誰又敢伸手幫忙呢?
為今之計,只能想辦法給周府留條后路,爭取在流放路上好過一些,好歹全活下去,這才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周庭章是指望不上的,聞夫人就沒打算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省得他再壞了事,惹來更大的麻煩。
做出決定之后,聞夫人的行動快速的很,她先是聯系了自己的朋友們,快速的把手頭的莊子鋪子處理了一部分,換回來不少銀子。
然后,又把絕對忠心于自己的幾個下人叫來,消去了她們的奴籍,直接放良,然后讓陪了她四十多年的陳嬤嬤拿著銀子去置辦了一個二進的小院。
然后,用了十天的時間,她在不驚動外人的情況下,把周府的將近一半的家產變賣處理,換成了黃金和銀票,都放在這個新置辦的小院子里。
更多就不行了,動作太大,會引人懷疑的。
之后,她再次上了她兄長家中,送了兩個上好的大莊子和好幾個鋪子,不求別的,只求將來出了事,他們能照應一二。
她這兄長官職不算高,為人方正,最是厭惡朋黨之爭,絕不會摻和到奪嫡之中去,應該不會被波及。
就這樣,忙忙碌碌半個月過去了,聞夫人才忽然想起來,周蘅蕪還在城外莊子上祈福呢。
這才趕緊派人把她接了回來。
周蘅蕪其實不太想回家。
在莊子上,枕書每天都會教她練武,她現在比半個月前強壯多了,鍛煉一整天都不覺得累。
回家之后呢?每天還要留在聞夫人身邊學習管家理事,這不是耽誤時間嗎?
她現在一天不鍛煉就心里不安,生怕自己身體不夠健康,倒在流放路上。
結果,回家之后,周蘅蕪發現,她祖母也變了。
之前對她要求的可嚴格了,就連走路快了都要被說不夠穩重,可這次她回來之后,祖母不管她了。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