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等待獵物的破綻
最終只能將疑惑暫且壓下,但那份如芒在背的危機感卻揮之不去——這位隱匿在暗處的存在,顯然來者不善。
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仿佛無形蛛網正悄然收緊。
楚陽向來相信直覺的預警,此刻比任何時候都渴望突破修為桎梏。
他深知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若實力停滯不前,縱有千般智計亦如螻蟻般脆弱。
眼下當務之急卻是處理葉天南伏擊后的爛攤子。
碧落劍與人皇筆的裂痕尚在嗚咽,神識海里的震蕩余波未平,更別說王府侍衛折損過半,周癲長老至今昏迷未醒的慘狀。
所幸李慕白尚有余力操持俗務,讓他能專心調養傷勢。
半月時光在靈藥氤氳中悄然流逝。
當楚陽從密室走出時,目光落在庭院里那個瘦小的身影上——被帶回王府的小乞兒正攥著糖葫蘆發愣。
醫官說這孩子外傷易愈,可親眼目睹至親盡殞的心傷,又豈是湯藥可醫?
素衣白幡飄揚的葬禮上,楚陽對著新立的十二座無名碑鄭重叩首。
若知善舉會引來殺身之禍,他寧愿當日未曾駐足。
那個總愛耍些小聰明的王府少爺,此刻才真正明白何為生命之重。
“從此你便是我楚家嫡系血脈。”
他將刻著“周東”的玉牌系在孩童頸間,看著那雙空洞眼眸忽而滾落淚珠。
安置好這個新認的幼弟后,青年握緊尚存裂痕的碧落劍,望向北境方向的眼神淬出寒芒。
血債終須血償.
待他日劍鋒飲血之時,定要讓那葉天南明白何為天道輪回。
令人意外的是,楚陽在探查周東根骨時,竟在其氣海深處發現微弱靈光。
這少年雖非天生道體,卻有著堪比中等靈玉的修行潛質,較之楚陽當初受經脈封印桎梏的修煉狀態,可謂云泥之別。
這個發現令楚陽眼中泛起驚喜的波紋,當即取出珍藏的《玄元導氣訣》交于對方。
更出人意料的是,世子李慕白竟主動接過教導之責。
這位執掌大楚玄天閣的年輕宗師,在修煉界素有“明鏡先生”美譽,其獨創的九轉洗髓法曾助三位皇子突破瓶頸。
當周東向身著月白鶴氅的李慕白行拜師禮時,兩人相視而笑。
在這座栽滿紫云竹的庭院里,修行者的達者為先,終究勝過了世俗的輩分倫常。
經半月調息,楚陽體內紊亂的真氣終于歸元。
他將碧落劍置于千年寒玉臺上,看著裂紋在青熒熒的靈光中緩慢彌合。
從珍寶坊購得的兩柄青梧木劍,此刻正在人皇筆周遭懸浮,劍身流轉的乙木精氣凝成翠色絲線,源源不斷注入那支通體鎏金的靈筆。
當最后一縷木靈氣被吞噬殆盡,楚陽握著微微發燙的人皇筆陷入沉思。
這件自他筑基時便從丹田孕化的本命法器,此刻雖只顯露出下品靈器的表象,卻能無視修真界鐵律。
尋常修士需至金丹境方可駕馭靈器,而他在練氣圓滿期便能如臂使指。
三日前正是這桿靈筆劃出的九宮禁制,在元嬰大能葉天南的裂空掌下為他爭得三息生機。
“恐怕這器靈在自我封印……”
楚陽指尖撫過筆桿上若隱若現的龍紋,忽然明悟關鍵。
人皇筆的成長不僅需要吞噬靈器,更與他自身修為息息相關。
當日在軍械司簽下的三千套制式法劍的契約,此刻倒成了意外保障。
那些世家大族送來的拜帖在案頭堆成小山,隨便放出點風聲,自會有人捧著靈材上門。
望著窗外漸沉的暮色,楚陽將新得的玄冰魄按在眉心。
經脈中沸騰的真氣提醒著他:唯有突破筑基,方能讓這支伴隨自己重生的神兵,真正展露崢嶸。
人皇筆的品階突破已然成為楚陽修行的核心要務。
作為符道根基,這件至寶承載著他賴以生存的三大絕學——專為符術師打造的無上戰技“殺神三式”、足以抵御金丹修士轟擊的“靈龜秘法”;
以及需要以筆為媒方能觸發的“真我之境”。
每當進入這種玄妙狀態,他的戰力便會呈幾何倍數暴漲。
與普通修士不同,楚陽的修為精進與人皇筆的成長呈現螺旋式上升的共生關系。
過去二十余日里,他白日與姜璃雙修淬氣,夜間則運轉《慧劍鍛神真解》錘煉神識。
得益于姜族秘傳的洗髓之法,其真氣純度提升了三成有余,連帶識海中的神識也凝練如汞。
這般蛻變帶來的增益肉眼可見:
真氣運轉效率提升使得戰斗續航延長兩柱香時間,神識強度的突破更令殺神三式威力增幅四成。
然而王府別院看似平靜的修行日常下,卻暗涌著令人窒息的危機。
“葉家余孽一日不除,終究如芒在背。”
楚陽凝視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