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消失的村民,都在避世
扛山村,大明王朝再普通不過的村落。日月庇佑,看似是有光輝,看似一片光明,但始終在山陰面,無日無月,卻總有熊捕頭,羊總兵,馬知府,呂縣令等流,三令五申,為些許事情擾亂村中生活。
扛山村的人大部分姓王,如果非得論點輩分,倒查一千多年,大約出自瑯琊王氏,后大族南遷,他們沒去,隱居山中避亂。但這些事情,無典籍可考,關鍵一千多年過去了,是大族遺脈又能如何?
哪怕曾經有過些許魏晉遺風又能如何?
今古不同。不能隨便厚古薄今,但好些個品質的沒落,也為真實。
他們這一支,暫且稱為扛山老王家,原本守土種地,談不上大明積極稅賦承擔者,在生產糧食蔬菜,保證地方供給方面也是中規中矩。
可不知為何,一夜之間,許多人拋棄了自己的土地躲避起來,其余四大村老亦不在了,春種廢,無肥灑,枯草不除,地難種。
村老們,穿的衣服很破,但有很多鄉勇抬著他們,在一個神只前,環繞坐著。四人都閉著眼睛,神情肅穆,還好,他們供奉的,并非蝕濁,而是一柄鐵尺,用紅色和金黃的帷幔包裹了,透出斑斑鐵銹。
為了讓村民更加聽話,村老們設置了各種各樣的規矩和秩序,膽敢打破這一規則秩序的,那就是一條:被鐵尺打太陽穴一萬下,全村百十口子人輪流打。
于是,大家都開始畏懼這鐵尺,村老奉之如神。
之前,是不按照時令耕種者,不按規定時間采摘者,狠打至殘。村中的兩個大瘤子,王導沖和常三,很少耕種農忙,見了鐵尺就跑,沒人抓得住。
常三化蟒,渡劫失敗,被王導沖一招破防,遭了雷擊,陰魂在幽冥內繼續受著天罰,三千年無法轉生。其實,用不了三千年,被雷過三五年的,也就魂魄為粉齏了。
而剩下一個王導沖,屬于村中大毒瘤,村老與鄉中少年子弟,都打不過這家伙,更兼在朝中有人,與侍郎這樣的大官稱兄道弟。所以順水推舟,讓他坐了第五位村老。
但議論事情時候,從來還是四位老的做主。王導沖就是個擺設。
前村鬧了煉魄潮,一共七十余口,死了大半。四村老見了這情況,便讓鄉民連夜搬往山中去了。扛山村附近,最不缺的就是大山,過了一個坡,又沉到一個谷,抬頭四面都是大山,黑壓壓,霧森森。
最后,由四長老提議,繼承祖上避世的傳統,他們在山中挖洞,打造了三個避世所。
煉魄鬧到扛山,三里之外能聽見各種怪物的嚎叫。
村老們帶人進了避世所,可地方太小,容量有限,只能擠下三十個人。村老們安排自家親族先入住了。其余的八十多口遠房親戚,就在山上號泣奔走。
王導沖名義上的夫人,也在這其中奔走,她已用盡全身的力氣,但腰部的酸脹疼痛讓她再也無法向前走。于是扶著大樹蹲下。
村中煉魄還沒到,數她家最慘。
村老們合起伙來對著一個弱女子大罵。先是那不務正業的王導沖跑到北邊斡斡國去,隨后又派了個不知道從哪來的街溜子,還自稱是無面游俠,又被一群捕快抓了吊起來打,兩條腿已見骨,至今還在州郡大牢。
好不容易盼著三弟王淵沖回來,聽說前村鬧煉魄,便提雙拳殺了進去,自此三日沒有音訊。王惇沖后腳也到,聽說老弟失蹤,紅著一雙眼說要報仇,村老阻攔他,他卻半夜溜到前村,又無動靜。
王氏心里煩悶,正在山上溜達,卻看見一騎飛奔來,嚇得她魂不附體,躲在樹后,又崴了腳走不動路,馬上一人輕聲叱咤,一頭黑發用幾節紅絲帶系著,上束紫金冠裝飾,身上穿著精致的白袍,金鱗甲捍腰,婀娜多姿,一雙眼睛大而美,像是山中傳言的狐媚。
在避世所中,好些個人,都張大了嘴:“這是誰家丫頭,長得天仙一般,若……若能……也不知婚配否?”
有一人說:“婚配與否,與你何干,我老三不在乎這些,我坦白了說,我就是稀罕她,我……”
王氏與飛騎二人相視,卻沒言語。飛騎打馬下山。
不久之后,這匹馬又飛上山來。那小姐卻被一大堆亮金色的繩子捆在馬背上,騎馬的是個穿青色縫土布補丁棉袍子的邋遢鬼。
飛騎郡主大喊:“放我下來!王導沖!我詛咒你全……嗚”
話沒說完,王導沖就用一塊粗糙且放了十多天的玉米面硬餅子塞住了她的口。這餅子抵著她的上顎和舌頭,她根本沒辦法動,又吞咽不得。
王導沖回過頭:“你說,剛剛在這個地方見到了人?是真的嗎?那么,你好好跟我說話,別再罵人,饒你一條命,如不然時,叫你好看!”
飛騎郡主便用一雙無辜的,含著淚的大眼睛忘向他。
王導沖跳下馬背,給她松開口。
“你這個變換形態的……”
“你再說!”王導沖瞪圓了眼“這可是人界,不比你那芙蓉城,沒有你爹你叔罩著你,想在這里混的好,還得拍這點我這樣的,你敢多說一個字,把你丟在荒野喂……啊!”
小主,
王導沖失聲叫喚起來,因為他的手指被飛騎郡主咬住。王導沖忍著痛苦,嘴唇顫抖著哼哼冷笑:“好好好,你咬吧!最好多含一會兒,因為就在剛才,我在更衣,而附近沒有手紙,沒有廁籌,沒有木棍,也沒有土坷垃,所以……你猜我用的什么?”
飛騎小姐忽然啐兩下,然后大聲哭起來。這一哭,讓避世所中好些個大漢都有些心疼淚目。
適才那說要送禮物的老三破口大罵:“這王導沖就是坨!他……可真不會憐香惜玉,等我出去,要打他十個大嘴巴子。”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