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梓潼爭奪
深夜的廣漢城,諸葛求率軍突圍。
此舉有些出乎徐成的預料,但卻合了他的心意,他志在奪城,打通進入梓潼郡的通道,所以對突圍的晉軍只是稍加阻攔,追到涪水邊上,便在戰船射下的箭雨中放棄了追擊。
可看著戰船居然順流而下,徐成心中的疑惑更甚,趕緊派人跟上船隊,想要探明它們的去向。
如果晉軍收縮兵力,是為了守衛劍閣和涪縣,那么這些敗軍應該北上才對,怎么就直接南下了?
涪縣這邊,楊安的進攻則不太順利,何謙的防守無懈可擊,僅僅帶了一萬人過來的楊安吃不下這塊硬骨頭。
好在徐成打穿了整個巴西和廣漢,率軍前來支援。
除去傷亡和沿途的留守人員,秦軍在涪縣城外合計有兩萬余人。
徐成向楊安說了晉軍南下的事,問道:“他們會不會是走南安,進攻成都去了?”
楊安覺得不太可能,“他們放棄了巴西,又丟掉了廣漢,明顯是想固守梓潼,怎么會在這個時候去打成都?”
“那就奇怪了,”徐成說道:“既然晉人決定固守梓潼,廣漢守軍怎么會這么容易便棄城南下?”
兩人討論了一陣,都有些沒頭緒。
好在沒過多久,跟蹤戰船的斥候傳回消息,廣漢的敗軍去了墊江,晉人正在城外的釣魚山上修筑堡壘。
楊安對蜀中的山川地形做過了解,恍然道:“原來如此,他們這是做好了梓潼失守的準備,想要借助釣魚山的地勢阻攔我軍順流而下,而且若是以后重來爭奪益州,釣魚山也可以作為晉軍前進的據點。”
徐成覺得合理,點頭道:“王凝之真是難纏,哪怕輸,也要留下點后手讓人不痛快。”
楊安看向依舊聳立的涪縣,嘆道:“此次入蜀,一開始太順利,而后又反復,好在景略來了之后,局面再次好轉,現在只需要拿下劍閣,梁、益二州便盡入囊中,就算王凝之還有準備,那也不過是徒勞。”
徐成振奮精神,“明日攻城,我親自督戰,誓要將涪縣拿下。”
楊安沒有反對,連日的攻城,他麾下的將士都有些疲乏,正好休息下,讓徐成頂上。
不過攻城這種事,個人的勇武并無多大意義,徐成帶著自己的一萬多人接連打了三天,仍是毫無突破。
楊安見狀,制止了他的蠻干,帶著兩人的隊伍一起撤回到涪水西側。
原因無他,秦軍的糧餉出了問題。
徐成遠道而來,是沿途征集軍糧的,兩人合兵后,自然是吃的楊安從成都帶來的軍糧。
如此一來,糧草消耗就超出了楊安的預計,而晉軍的戰船還在涪水上來回巡視,為了盡快將糧食運到對岸,楊安不得不讓大軍回撤,接應一下運糧隊。
正好讓連續作戰的徐成軍休息一下。
徐成不爽道:“一座縣城,居然攔下我們數日,晉人的守城能力還真是讓人頭疼。”
“不是晉人,只是王凝之,”楊安嘆道:“想我們南下之時,從南鄭到成都,哪座城不是望風而降,愚蠢的楊亮之流,甚至不自量力地領軍出城與我們交戰,哪里會像王凝之的部下這樣,堅守不出,據城而戰。”
徐成不屑地冷笑兩聲,“好在涪縣只是座小城,就算他們再能守,多給我幾天時間,也是能拿下的。”
楊安笑道:“那我就等著徐將軍大顯身手了。”
接收了成都運來的糧草后,大軍再次渡河,來到涪縣城下。
徐成大話都放出去了,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接連數日親自指揮攻城。
何謙的防守依舊縝密,但就像徐成說的,涪縣畢竟是小城,唯一的優勢可能是城外的水路,但楊安率軍堵在岸邊,讓他們無法呼應。
數日的血戰之后,守軍明顯出現頹勢,秦軍開始攻上城頭,雖然很快被擊殺,但勝利在望。
徐成下來后,與楊安說道:“守軍已經不支,很可能會選擇突圍,今晚我們加強戒備,封鎖四門,尤其是涪水這邊,防止他們上船逃走。”
楊安點頭應許,兩人分頭在城門外布防,靠近涪水的西門,更是調集了重兵把守。
這日深夜,城內守軍果然如他們所想的那般,想要棄城突圍。
城頭燃起數道烽火,涪水中的戰船也慢慢向岸邊靠近。
徐成和楊安領軍堵在西門外,等著和守軍做最后的較量。
但事情再次出現了偏差,守軍是突圍了,但不是從西門。
何謙打開東門,親自率領一隊騎兵開道,殺散了擋在門外的秦軍,一路向東邊的梓潼城奔去。
等到徐成和楊安趕到時,晉軍已經在夜色的掩護下進入了綿延的群山之中。
徐成判斷失誤,狂怒地揮舞著馬鞭,大聲斥責西門外的守將。
楊安則皺眉道:“情況有些不對,我們似乎在被他們牽著走,之前在廣漢,以為他們要北上,可他們南下了,適才以為他們要走西邊,他們卻又東出了。”
徐成訓完下屬,猶自氣憤難當,怒道:“我看他們就是首尾兩端,未能達成一致,既想堅守梓潼郡,又覺得可能守不住,想退到墊江,所以各自為戰。”
他這個解釋倒是說得通,但看著仍在涪水上游蕩的晉軍戰船,楊安心中總覺得不安。
不過涪縣已經拿下,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