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區別對待
王凝之召見的第一個人是長史劉德秀,司州的管家。
聽說王凝之即將回建康述職后,劉德秀還以為他是要交代接下來這段時間的安排,拱手道:“請使君示下,這次大概要離開多久?”
王凝之故作輕松地笑了笑,“誰知道呢,也許回不來了。”
劉德秀這下聽出問題,因為王凝之說的是“回不來”,而不是“不回來”,他沉默一陣,問道:“使君有何吩咐?我一定照辦。”
王凝之看著他,“沒什么特別需要交代的,幫我看好家就行。”
劉德秀在席上挺直腰桿,肅然道:“使君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
他的能力并不出眾,這些年司州的面積和人口不斷增多,他早已力不從心,很多事情都需要謝道韞幫忙才能妥善處理。
但王凝之從沒說過什么,仍一直將他放在僅次于州刺史的長史位置上。
這樣的信任,讓劉德秀沒想過要改換門庭,誰來都不行。
搞定劉德秀之后,王凝之來到河陽城,召泫氏的鄧遐和野王的沈勁過來見自己。
沈勁先到,聽說此事后,十分憤怒,“使君不要回去,諒他也不敢怎么樣。”
王凝之擺手制止了他的狂怒,“不能賭氣,是朝廷召我回去,我豈能落人口實。”
沈勁不滿道:“建康諸公如此懦弱,你回去后不是任人魚肉!”
“那倒也不至于,”王凝之笑道:“大家總得留點面子,不會把我怎么樣的。”
沈勁依舊忿忿不平,“關中戰事將起,這個時候將你召回,就是不想讓司州有所作為。”
“這話不錯,”王凝之懇切道:“所以我需要你幫忙。”
沈勁毫不猶豫道:“叔平請說,我無不遵從。”
他對王凝之的稱呼一再變化,表明他在意的是王凝之這個人。
“我打算將鄧遐調往關中作戰,將上黨的地盤交給你。”王凝之說道:“不過這樣一來,你的防區就有些復雜了,如果敵人來犯,你可以放棄……”
不等王凝之說完,沈勁當即道:“我在城在,絕無放棄之理。”
王凝之苦笑,“城有什么用,人才是最重要的,你聽我說完,如果燕人大舉進犯,你可以放棄一些小城,只要能守住太行陘和河陽三城,就不算輸。”
見沈勁還要抗議,王凝之不容置喙地下令道:“你聽我的,做好偵查,提前轉移百姓就行了。”
沈勁這才點點頭,轉而道:“叔平將鄧將軍調到關中,是不是防止他有二心?”
王凝之嚴肅道:“不要隨便懷疑自己人,大家都是風風雨雨一起過來的,我讓他去關中,是因為那邊需要一個勇于進攻的人選。”
沈勁自知說錯話,連忙閉嘴。
鄧遐隔了兩日才到河陽城,王凝之親自到城外迎接他。
“我才返回泫氏沒幾日,不知有何急事,這么快召我回來?”鄧遐一見面,便急匆匆地問道。
王凝之拉著他往城里走,笑道:“沒什么大事,只是朝廷召我回去一趟,我想將司州的事托付給將軍。”
鄧遐停下腳步,“何需如此,往日使君不在金墉城,一應事務不是都處理得很好?”
王凝之在外的日子占多數,回京城述個職又要不了多久,哪里需要專門將鄧遐喊回來托付。
“這次不一樣,”王凝之鄭重道:“要是我回不來,司州只有交給鄧將軍,我才能放心。”
鄧遐還沒遲鈍到那個地步,王凝之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立刻跪地道:“我愿與使君一同返回京城,隨侍左右。”
王凝之趕緊拉起他,“將軍言重了,我只是擔心自己回不來,這才有此安排。”
鄧遐對朝廷的這道命令有些不解,“使君在司州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眼下戰事將起,怎么可以為了區區述職之事離開!”
王凝之無奈道:“聽說大司馬對我出兵關中頗有微詞,所以召我回去當面解釋。”
鄧遐嘆了口氣,搖頭不語。
兩人來到堂中坐下,王凝之又道:“若我回不來,新的刺史人選肯定是鄧將軍,望將軍看在大家這些年辛苦打拼的份上,不要推辭。”
鄧遐仍是搖頭,“我不會接受的,司州只能是使君的。”
王凝之勸道:“我說的是最壞的情況,請將軍務必接受,若是派個外人過來,大家這些年的努力就全廢了。”
整個司州都是王凝之的班底,也是按王凝之的設想在建設,換個人來,只能是分崩離析,十年辛苦付諸東流。
鄧遐呆坐一陣,突然道:“我雖然想躋身方鎮之列,但只想自己打出來,從沒想過要取代使君的位置,更沒想過要當司州的叛徒。”
王凝之見他說了心里話,情真意切道:“我相信將軍,也請將軍相信我,若是真到了那一天,將軍一定不要拒絕,這樣我在建康還能好過些。”
鄧遐嘆了口氣,直言道:“大司馬這般行徑,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
王凝之沒接他這話,只當他同意了,笑道:“那此事就這么說定了,下面還有件事,將軍一定樂意去辦。”
鄧遐好奇道:“何事?”
“關中不久后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