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兵臨孟津關
孟津關的望樓上,收到消息的沈勁正在觀察對岸的情況。
隔著黃河,他都能感覺到北岸傳來的震動,那是大隊的騎兵正在沖鋒。
在收到王凝之的傳信后,關內僅有的三艘戰船已經駛出港灣,拋下石質大錨,停在河中等待,甲板上已經準備好跳板,弓弩手各就各位。
廝殺聲越來越近,站在高處的沈勁已經可以看到一支隊伍從北方急速奔來,但他的心里卻是一片冰涼。
因為在對面的迷霧之中,那三千騎兵悄無聲息地等候多時。
沈勁甚至依稀看到為首的將領猛地舉起長槍,三千人便如利劍出鞘,殺向來軍。
呂護的喜悅并沒有維持多久,這支龐大的騎兵隊伍便從黑暗中殺出,出現在了他的視線里。
都到這一步了,沒有退路可言,張興大吼一聲,高喊道:“將軍保重,眾人隨我突圍。”
他揮舞長槊,率先沖入敵陣,想為呂護殺出一條道來。
燕人領軍的是傅顏,在張興連殺數人后,他手持長槍上前攔下。
長槍與長槊猛烈地撞在一起,震得兩人的馬匹都退了兩步,然后兩人同時一夾馬肚,上前又是幾下猛烈地硬碰硬。
兩人的親衛在邊上同時交上了手,野王軍沖刺的勢頭被硬生生攔了下來。
戰場上一片喊殺聲,不停有士兵掉落馬下,混戰之中,又被分不清敵我的戰馬踩踏。
失去主人的戰馬停在原地,打著響鼻,踢踏著腿,對周圍的一切視若無睹。
呂護被掩護在隊伍之中,身邊的軍士被迂回包抄的燕軍團團圍住,陣型一點點地被擠壓。
張興的神勇并沒有堅持太久,身邊的親衛死傷殆盡后,他被幾人圍攻,傅顏找準時機,用長槍洞穿了他的咽喉,張興瞪大著眼珠摔落馬下。
呂護看著不遠處的黃河和幾艘大船,面無表情地丟下武器,身邊僅剩的幾十名騎兵也放棄了抵抗,選擇了投降。
傅顏命手下收拾殘局,自己騎著馬緩緩向河邊靠近,相隔一箭之地,張弓搭箭,弓如滿月,箭似流星,重重地釘在了船舷上。
船上士兵不忿,予以還擊,但根本沒有他的力道,箭矢在幾步外落下,偶有接近的,也是強弩之末,被傅顏輕飄飄用長槍隔開。
挑釁完后,他這才率軍離去,留下幾百具野王軍的尸首。
沈勁在望樓上看得真切,一嘴鋼牙都差點咬碎,憤怒地揮拳捶打護欄,在夜空中砰砰作響。
消息傳回金墉城時,王凝之的心情已經平靜下來。
沒了野王,沒了呂護,日子該過還得過,洛陽該守還得守。
他下令鄧遐分出一半兵力進駐孟津關,戰船依舊停回洛水待命。
慕容恪在拿下野王后,并沒有更一步行動的意思,留下傅顏率軍駐守后,返回了鄴城。
對于再次歸降的呂護,燕人既往不咎,任命他為滎陽太守,率舊部駐守滎陽,和慕容塵率領的一萬人合力攻打虎牢關。
升平四年的最后幾天,就這么過去了。
朝廷對野王的失守并無多大反應,但燕軍占據滎陽,除了威脅虎牢關之外,南邊的許昌等地都是一馬平川,將直面敵人的鐵騎。
于是司馬昱下旨,命豫州刺史謝萬出兵,阻止燕軍進一步南下。
而這個歲末,謝安返回了會稽東山,不在謝萬軍中。
春節的金墉城中,步步逼近的戰爭氣息讓大家的心情有些壓抑。
王凝之輾轉于幾地之間,忙得腳不沾地。
大戰之前,他得清點各地的軍械和糧草,檢查城防,再為將士們打氣。
這日王凝之從虎牢關回來,在金墉城門口,遇上一家人推著小車離開。
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他默默地牽著馬,和幾名隨從讓出道來。
為首的漢子看到是王凝之,低著頭不說話,快步地往前走。
他的兒子約莫六七歲的樣子,正是好奇和不怕人的年紀,踮起腳想摸一下馬的鬃毛。
王凝之拉了下馬的韁繩,讓馬低下頭,
男孩這下順利摸到,有些得意,咯咯直笑。
漢子回過頭,看到兒子在搞怪,一把拽過,狠狠朝屁股上打了兩巴掌,對著王凝之心虛地說道:“小兒頑皮,打擾府君了。”
王凝之搖搖頭,“快去吧。”
說完帶著眾人繼續往府里行進。
劉桃棒悶聲道:“這幫人忘恩負義,郎君為何就這么放走他們。”
“那你說怎么辦,殺了,還是像犯人一樣關起來?”王凝之沒好氣道。
劉桃棒哼了一聲,“至少應該把糧食留下。”
“人都放走了,要那點糧食有什么用,像你這么做,以后再也不會有人來洛陽了。”王凝之對他的餿主意嗤之以鼻。
離開的畢竟只是少數,做得太絕就是自斷后路。
這個冬天,王凝之在金墉城、魯陽和陸渾三地征兵,雖然收獲不多,但總算是將孟津關和虎牢關的人數提升到三千,函谷關維持兩千不動,還有一千水軍作為移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