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蠻族計劃
長老會這邊看完后,一個個神色凝重。
半晌沒有人說話。
熊靈傳回來的消息是一份名單和一個計劃。
名單只是有一部分,她只拿到這些就暴露了,不得不立馬聯系天闕城跑路。
蠻族的這個計劃已經秘密進行數百年,具體內容就是蠻族將占領區的人族進行了改造和培養。
然后把這些人以各種渠道塞進了人族大軍。
正好人族這邊因為人手不夠,派出執法隊到處抓壯丁。
再就是很多所謂從蠻荒以及淪陷區跑來投軍的人。
這里面肯定有不少蠻族此計劃摻雜進來的沙子。
如果只是這樣也容易辨別,把近百年以來所有來路不明的人集中起來進行一次問心術之類的探查就可以。
但是蠻族既然搞出這種計劃,肯定針對問心術迷魂術夢引術甚至搜魂這些做出了應對之策。
操作也很簡單,就是封印了有關人員的相關記憶。
導致這些蠻族探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蠻族探子的身份。
蠻族研究了數百年,主要研究方向就在如何封印以及如何解封。
簡單來說就是蠻族培養出來的人在靈魂深處有個禁制,而且是一個很難被發現的禁制。
該禁止不啟動這人自己都不知道,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真實抗蠻戰士。
但是蠻族催動禁制后,就會達到一種類似于催眠的控制靈魂手段。讓被控制之人不由自主的去按照蠻族的命令行事。
計劃中專門提到了這種改造必須從小培養,只有十歲以下的孩子才有效。
這倒是大大縮小了長老會的篩選范圍。
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先派執法隊和天闕衛秘密抓人,先把名單上的人抓起來再說。
然后派精通神識以及靈魂方面的人員進行檢查。
其次就是將百年以來所有來路不明的人員全部控制起來。
同時聯系其他類似于熊靈的人族臥底,證實此計劃的真實性。
一條條密令發布下去,執法隊和天闕衛立馬出動。
熊靈的逃脫肯定會刺激蠻族提前發動計劃。
至少會讓一部分人先行動起來。
否則萬一熊靈拿到了所有名單,蠻族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員將會被天闕城這邊一網打盡。
好在此計劃是先在天闕城搞的試點,還沒有大規模推廣。
因為只有天闕城靠近蠻荒,蠻荒那一支族人如果有回來的就得先來天闕城。
抓人必須得秘密進行,還得用緊急征調的名義。
否則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將會造成所有非天闕城土生土長人員的恐慌甚至是大規模叛逃。
比如蠻族可以操控探子先于長老會公布蠻族的這項計劃,同時放出風聲說長老會為了一勞永逸決定拘捕處決所有的懷疑目標。
不說別人,如果陳風聽到這消息肯定會立馬跑路。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于別人的一念之間。
事實上公布真相并不會造成恐慌,造成恐慌的是流言蜚語和當局的不恰當操作。
其背后有這么幾個邏輯。
第一就是上位者把民眾默認為低智商,默認為民眾沒有辨別能力。進而認為肯定有人會利用民眾的愚昧趁此時機興風作浪。
此邏輯反映出來的是極度不自信和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矛盾,但他們本身就是矛盾的。
比如一方面拼命打壓雪族和火戎族的反抗精神,一方面又希望這兩個附屬族群面對蠻人的進攻可以參與到戰爭中來。成為和人族守軍一樣的英勇戰士。
你打造的是砍刀,它就會砍人。
你造出來的是只能看不能用的工藝品,就只能當一個把玩兒的物件。
同一個東西做不到既能玩兒又能砍人。
這是一個悖論。
第二所謂的恐慌一旦形成規模,民眾肯定會會被卷入其中。在大時代的洪流和群體性事件中普通人是無法做到置身事外的。
但最主要的后果會造成上層不穩。這才是統治者害怕的。
長老會都是玄境以上的大佬,擁有碾壓性的絕對力量。同時又控制著執法隊、天闕衛等諸多暴力機構。
但是人們會用腳投票,會離開天闕城加入別的城市。
說不定蠻族這項計劃的真實目的就在于此。
先把天闕城搞混亂再說。
熊靈并沒有調查到蠻族是什么時候開始的計劃,但是蠻族入侵是三百年前的事情。
那就把三百二十歲以下,所有非天闕城本土人員全部進行一遍篩查。
第一步先調查五品以上,道理很簡單修為越高一旦反叛危害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