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齊
南朝齊(479年~502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由蕭道成取代劉宋建立,享國23年,歷經七帝。
一、南朝齊的歷代皇帝:
(1)齊高帝蕭道成
1.在位時間:479年-482年
2.生平簡介:字紹伯,小字斗將,祖籍東海蘭陵(今屬山東),后定居晉陵武進,為南蘭陵人。他出身將門,憑借軍功一步步升遷,最終掌握劉宋的軍政大權。479年,蕭道成逼迫宋順帝劉準禪位,建立南齊,年號建元。他為政務節儉,實施檢籍政策,但校籍工作弊端百出。482年,蕭道成身患重病去世,終年56歲,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于泰安陵。
(2)齊武帝蕭賾
1.在位時間:482年-493年
2.生平簡介:字宣遠,小名龍兒,齊高帝蕭道成長子,母為昭皇后劉智容。建元元年(479年)被立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正式即位,年號永明。齊武帝是一個英明剛斷的君主,繼承了齊高帝的作風,崇尚節儉,關心百姓疾苦,多辦學校,挑選有學問之人任教,以培育德行,還延續推行檢籍政策。永明三年(485年),他平定了富陽郡唐寓之叛亂,但檢籍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對,永明八年(490年),齊武帝宣布“卻籍”無效,恢復劉宋升明時期戶籍所載的原狀。對外與北魏通好,邊境比較安定,清明的統治環境推動了江南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493年,齊武帝去世,終年54歲,廟號世祖,謚號為武,葬于景安陵。
(3)齊郁林王蕭昭業
1.在位時間:493年-494年
2.生平簡介:字元尚,小名法身,文惠太子蕭長懋之長子,齊武帝之孫,母王寶明(追封文安皇后)。永明十一年(493年)齊武帝死后,蕭昭業即位,改年號為隆昌,同時由蕭子良與蕭鸞輔政。他即位之后便濫發賞賜,賜死王融,朝政都委托西昌侯蕭鸞處理,還在喪期就恢復奏樂。隆昌元年(494年),被蕭鸞殺死,終年21歲,蕭昭業在位1年,葬處不明。
(4)齊海陵王蕭昭文
1.在位時間:494年7月25日-10月10日
2.生平簡介:字季尚,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臨沂市)人,齊武帝蕭賾之孫,文惠太子蕭長懋次子,郁林王蕭昭業異母弟,母為許宮人。齊武帝即位時,蕭昭文受封臨汝公,出任濟陽太守,遷南豫州刺史。蕭昭業即位后,授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冊封新安郡王。隆昌元年(494年),蕭昭文在輔政大臣西昌侯蕭鸞安排下,即位稱帝,年號延興。朝政大權完全掌握在蕭鸞手中,蕭昭文被廢為海陵郡王。延興元年十一月,蕭昭文遇害,終年15歲,謚號為恭。蕭鸞以劉強之禮厚葬,但并沒有用皇帝之禮
(5)齊明帝蕭鸞
1. 在位時間:494年-498年
2. 生平簡介:字景棲,小名玄度,為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齊高帝蕭道成之侄。少年喪父,由叔父蕭道成撫養。泰豫元年(472年),授安吉縣令,以嚴格而聞名。升明二年(478年),遷宣城太守,進號輔國將軍。齊高帝即位,遷侍中,封西昌縣侯。齊武帝即位,歷任度支尚書、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吳興太守。齊武帝臨終托孤,拜為尚書令,顧命輔佐皇太孫蕭昭業,領鎮軍大將軍。永明十一年(493年),文惠太子蕭長懋死后,先后廢殺郁林王蕭昭業和海陵王蕭昭文,拜太傅、大將軍、揚州牧,封宣城王。建武元年,自立為帝,整治吏政,信用典簽,監視諸王,將蕭道成與蕭賾的子孫屠戮殆盡。晚年病重,崇信道教與厭勝之術。永泰元年(498年),去世,時年47歲,謚號明皇帝,廟號高宗,葬于興平陵。
(6)齊東昏侯蕭寶卷
1. 在位時間:498年-501年
2. 生平簡介:字智藏,原名蕭明賢,南齊的第六代皇帝,為齊明帝蕭鸞第二子。他也是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之一。建武五年(498年),蕭寶卷在蕭鸞死后即位。任內不修德行,驕奢淫逸,寵信潘妃,任用奸佞,濫殺顧命大臣,激化內部矛盾,引發蕭遙光、陳顯達和崔慧景的叛亂,加之裴叔業降魏,丟掉了南豫州之地。永元三年(501年),雍州刺史蕭衍起兵于襄陽,領兵攻破建康。蕭寶卷眾叛親離,為宦官所殺,時年19歲,被貶為東昏侯,謚號為煬。
(7)齊和帝蕭寶融
1. 在位時間:501年-502年
2. 生平簡介:字智昭,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臨沂市)人。南朝齊末代皇帝,齊明帝蕭鸞第八子,東昏侯蕭寶卷同母弟,母為明敬皇后劉惠端。齊明帝即位,蕭寶融受封隨郡王。東昏侯即位,冊封蕭寶融為南康郡王,歷任冠軍將軍、西中郎將、荊州刺史等。中興元年(501年),齊和帝在權臣蕭衍擁戴下,即位為帝,發兵討伐蕭寶卷。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進入建康皇宮,冊封蕭衍為梁王,最終禪位于蕭衍,受封巴陵郡王,安居于姑孰,最終被蕭衍所害,時年15歲,葬于恭安陵,謚號為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歷史沿革
1. 建國:劉宋末年,皇族內部爭權奪利,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出身蘭陵蕭氏的蕭道成在宋末的政治和軍事斗爭中崛起,掌握了朝廷大權。升明三年(479 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準禪位,正式稱帝,國號齊,史稱南齊或南朝齊,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2. 前期發展:南齊初期,蕭道成吸取劉宋滅亡的教訓,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提倡節儉,減輕百姓賦稅和徭役,整頓吏治,選拔賢能,使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政治相對穩定,史稱“建元之治”。蕭道成去世后,其子蕭賾繼位,即齊武帝。蕭賾繼續推行父親的政策,南齊在這一時期保持了較為良好的發展態勢,社會經濟持續繁榮,出現了“永明之治”的局面。
3. 后期動蕩:在齊武帝蕭賾與世長辭之后,南齊王朝猶如一艘失去舵手的大船,在驚濤駭浪中艱難前行。此時,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如火山噴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