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減產(中杯)
第103章 減產(中杯)
從煙墩山農場下來。
路過飼料廠,八月初的養殖戶拉著埃及塘虱蜂擁而至的收購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養殖戶也變得更加理智一些,不再一窩蜂擠過來。
現在飼料廠的收購室,每天只能收購到70~90噸埃及塘虱。
江淼直接進了飼料廠。
負責管理工廠的方易此時并不在這里,他在前幾天剛剛并購的飼料二廠那邊。
飼料二廠的位置,距離一廠不算太遠,沿著門口的公路,向北走1.3公里左右,就是二廠。
飼料二廠的面積更加大,那地方原來是一個在木家具的工廠,面積有483畝,不過有一部分是之前的工廠老板承包的林地和果園。
為了避免麻煩,江淼已經讓蔣海波處理這件事,盡快將其中的農業用地轉變為工業用地。
這件事還比較簡單,畢竟海陸豐公司在本地的影響力非常大了,國土方面不會為難海陸豐公司。
聽到老板過來了,副廠長劉鴻軍趕緊讓人去帶老板進來,同時解釋一下自己正在陪客戶。
劉鴻軍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一旁的幾個客人:“抱歉,我們董事長過來視察工廠,剛才怠慢各位了。”
“沒有關系,劉廠長,我想認識一下貴公司的董事長。”說話的人,是一個紅光滿面的中年人。
“那請李總稍等片刻。”
“客氣了。”李建業笑著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劉鴻軍急匆匆跑出去迎接江淼。
而工廠的招待室內。
李建業翹著二郎腿,本來他并沒有注意到海陸豐這個公司,因為雙方以前并沒有業務上的交集。
直到半個月前,海陸豐公司北部灣銷售區的小組長親自上門,向他推銷了海陸豐公司生產的粗魚油,李建業才知道海陸豐公司。
如果是以前,李建業壓根不會理睬這種上門推銷的小公司,但是這幾個月的情況,卻迫使他改變想法。
因為這幾個月來,受到秘魯漁場大減產的影響,全球魚油價格一路飆升,從24年的每噸3500元左右,飆升到每噸5300元。
這種大環境下,國產魚油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達到了每噸4800~5000元之間。
長期從事魚油深加工行業的歐萊特公司,面對原材料價格暴漲的局面,只能通過漲價來應對。
但是歐萊特公司有一個大麻煩,那就是他們公司沒有自己的粗魚油生產基地,一直都是通過外購粗魚油,再進行深加工的。
而國內其他幾個魚油深加工企業,他們都是依托當地的漁業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他們的公司位置都在沿海,唯獨歐萊特公司的位置,是處于內陸的桂省綠城。
這導致歐萊特公司的生產成本高于其他本土企業。
在這一次全球魚油大漲價過程中,本土的其他魚油深加工企業雖然漲價了,但是漲幅并不大,大概就漲價了10%~15%左右。
顯然這個漲幅,讓歐萊特公司非常難受。
要知道,進口的初級精煉粗魚油之中,飽和脂肪酸含量22%、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46.5%、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24.3%。
提煉過程中,飽和脂肪酸需要去掉,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需要分離,然后還要進行一系列的深加工,最后獲得的高濃度多不飽和脂肪酸,才是食品級魚油。
一般的食品級魚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加起來至少要達到60~70%左右。
如果要達到藥品級,那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需要達到85%以上。
進口粗魚油的到岸價達到每噸5300元,加上一系列深加工的費用,每噸食品級魚油的成本就飆升到了1.2萬元。
可目前市場上,國內的食品級魚油批發價才1.5萬元。
這個市場價,讓歐萊特公司一下陷入了困境之中。
那些有本土魚油生產基地的公司非常有默契,就是咬緊牙關,死咬著1.5萬元的市場價,顯然這些公司想將一眾單純依靠進口粗魚油的深加工企業擠破產。
而魚油這種東西又沒有辦法長期常溫儲存,除非使用冷凍倉庫,才可以長期儲存。
可冷凍倉庫是需要成本的,很多公司的冷凍倉庫都非常小,只是臨時儲存一下粗魚油。
面對這種局面,歐萊特公司也是急得團團轉。
這不,一聽到海陸豐公司有魚油生產,李建業就急匆匆帶人過來考察。
過了一會。
“老板,里面請。”
江淼在劉鴻軍的帶領下,來到了飼料廠的招待室內。
在劉鴻軍的介紹下,雙方也初步認識了對方。
“李總,是過來采購魚油的?”
李建業點了點頭,然后苦笑著大吐苦水起來:“是呀!今年的進口粗魚油價格太貴了,我們公司也有點吃不消。”
“如果價格合適,我們公司自然愿意和貴公司合作。”江淼笑著看向對方。
李建業有些無